“这幅作品上竟然有墨团?”“这幅作品上作者故意在字上画了圈?”当观众站在上海文艺会堂的展厅中,面对这些书法作品,不禁发出疑问。原来,这是一场“2019上海市书法篆刻临摹作品展暨全国书法名家临摹作品邀请展”。 和平时我们练习书法,临帖不一样,这里的“临摹”可以说是书法家们对于古人作品“拷贝不走样”,但又不是简单的依样画葫芦。 与以往展览不同,这次展览分为上下半场。即日起至10月20日展出临摹先秦到唐代的书法作品,下半场则展出临摹宋代到近现代的书法作品以及集中展示篆刻作品。 先秦“尚气”,魏晋“尚韵”,隋唐“尚法”, 展览在展陈形式上摒弃过去传统的、简单的展陈顺序,打破作品间相对独立的局面,通过书法历史顺序来划分章节,以观者的心理节奏为导向,跟随着书法发展的顺序,一步紧跟一步,促成艺术、文化信息的传播,加强作品与观者之间的欣赏对话过程。本次展览还特意增设了互动环节,展览期间,书法名家将坐镇展厅,现场教授书法爱好者如何临摹书法作品。 “阅千剑而后识器,操千曲而后晓声”,临摹是手段,是方法,是广大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不可或缺的基本功,也是使个人书写习惯逐步艺术化的过程。本次展出作品形式多样,除了在技法上对传统经典有不同的取舍和融合之外,还表现出因时代环境、工具材料、个人性格、艺术修养等主客观因素影响下,对原作深度再现,或扩大视野投放展厅规格的再造样式。展览同时邀请全国50位书法名家临摹历代经典碑帖,其作品与入展作者作品一同按照时代划分进入展厅,通过对比不同书家的临摹作品,阐释临摹过程中的个性与共性,经典与再造。 2019上海市书法篆刻临摹展自4月22日征稿,至7月31日截稿。共收到书法投稿作品1427件,篆刻作品137件。本次展览经过评委会认真有序的初评、终评,共评选出入展作品168件,其中书法143件,篆刻25件。入展书法作品中,临摹先秦两汉时期作品31件,魏晋南北朝时期作品30件,隋唐五代时期作品25件,宋代作品26件,元、明时期作品21件,清代以降作品10件。 |
前段时间,《中国绿色 App 公约》...
大道至简——书法、篆刻、寿山石...